方便每天找到「海尔森心理」,只需三步☆“设为星标”。
海尔森心理”→点击右上角“…”→点击“设为星标”
“先苦后甜”、“吃得苦中苦,方为人上人”......国人的传统观念里总是将“吃苦”视为一种磨砺,相信只有经历过艰难困苦,才能更好地理解生活,提升自我。可是你有没有发现,在现实生活中,“苦”更多的会流向能“吃苦”的人。
18岁以前的目标是要考上985、211,工作后不许有GAP,30岁以前要考进体制编制内......这次咨询室里迎来了这样一位“卷王”。
(为保护个人隐私,以下姓名均为化名)
小王毕业后就职于西安某大厂,公司的竞争压力自然不用说,小王更是凭借对自己的高要求成为别人眼中的“卷王”,总是害怕稍有不慎就会变成别人眼中的“异类,更别说“躺平”这件事,在小王眼中无疑是“好吃懒做”的代名词。在工作中,小王从来不会说拒绝,每天都是干不完的活,加不完的班,熬不完的夜......
正值公司内部发布了一个重要的岗位竞聘通知——高级项目经理,这个职位不仅意味着更高的职位级别,还伴随着更大的项目管理权限和更为丰厚的待遇,对小王来说,这是一个不可多得的职业晋升机会。
为了这次晋升,小王每天顶着蜡黄的脸,苦苦熬在他的工作岗位上,什么工作都来之不拒。每天朋友劝他歇一歇吧,地球离了谁都转,小王总是嗤之以鼻:“想要成功就要先吃苦!”终于出了事,在一次重要的路演上,面对着坐着的甲方高层领导,小王突然眼前一黑,身子一歪,晕倒在现场......再醒来就是在医院的床上了。
“小王!你每天都在干什么!你知道这次的客户对我们多重要......”领导非常不满他这次对公司形象的损害,高级项目经理的岗位自然也到了别人那里。小王躺在病床上,呆呆的看着天花板,心想:“为什么这样,我的命真是好苦啊!”
为什么能吃苦的人,总有吃不完的苦
人们总是陷入二元对立思维中,不吃苦就等同于摆烂或懒惰,为了让自己看起来很努力,盲目追求一些非自己内心所愿的事情,默认吃苦就是对的,这是一种心理创伤,就像被困住一样。
展开全文
吃苦的意义是什么?
吃苦的意义,在于你疼过后,能适应,能自我调节,从中获得下一次苦难来临时自己的抵御能力和通关技能。可以吃苦,但是要吃有意义的苦,但很多人把有意义去掉了。卖力、熬夜、不怕劳累..这种吃苦的观念是片面的,真正的吃苦,并不一定是身体上的劳其筋骨饿其体肤,而是超强的自律和独立思考的能力。
吃有意义的苦只有一条准则,就是吃主动选择的苦,并且一定要根据自己的人生目标去选择。敢于丢弃所有让自己短暂舒服和快乐的东西,把时间和精力都聚焦在自己想做要做的事情上。
不吃苦,你也可以成功!
告诉自己:任何一个观点、一个体悟,都是千人千面,你能看到的只是你自己,你很安全,你非常安全,你是自己情绪的主人,你可以随时跟不该吃的苦说再见,也能让自己随时开心起来。
不是避免痛苦,也不是逃避进步,只是不想跟随负面的念头和情绪,可以直视它但一定不认同它,做自己能做的,把能量收回到自己身体里,慢慢会好起来的。
生命有限,我们的能量就像手中的沙子,被抓得越紧,流失得越快。所以,请清空杂念,全身心地投入当下的生活,你会发现,当你释放自我,勇敢地交出自己,你就会得到更多。
如果经常抱着轻松愉快的心态去做所有事,会少很多烦恼,也大概率能事半功倍。当苦难可以避开的时候真的不用强行磨练自己的意志,允许情绪自然流露。
你心里一定有委屈,苦的不是你,你要试图与它分开,你的存在是喜悦平静的。不必对每次放松都有负罪感,焦虑感,这不是你的懒惰。苦只是一种自己的感觉,没有什么事情是必须做的。你可以做快乐的事,也可以选择哪件事是快乐的事。
(图源来自网络)
如果您需要心理咨询帮助
请点击识别下方链接预约
海尔森心理将为您提供专业服务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